“我要成為像媽媽那樣的人!”近日,孫木英和家人在網上查到高考錄取結果,女兒如愿以償,成功被臨床醫學專業錄取。
因為媽媽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所以女兒從小就立志學醫。今年疫情的發生,更是讓她堅定了自己學醫的理想。
孫木英是武漢真愛婦產醫院月子中心總護士長,她是一位抗疫雙線作戰者,不僅帶領團隊完成了自己醫院的護理工作,還主動報名帶隊義務承擔了洪山區楚玉服務站的醫療保障和母嬰護理工作。
該服務站是武漢市唯一一個滯漢母嬰安置點,她用專業和擔當守護了孕產婦和嬰幼兒這樣一個疫情中最脆弱的群體。因此,被評為洪山區 “2020年度抗擊新冠肺炎優秀護士”。
疫情期間,楚玉服務站曾服務數十名滯留的嬰兒和寶媽。當時來漢緊急救治的一批嬰幼兒和孕產婦,出院后被集中安置在這里。
4月8日滯漢人員返鄉,安置點的工作結束,但孫木英對母嬰的關愛卻沒有終止。
她堅持義務管理當時設置的24小時新生兒醫療群,繼續每天通過微信和電話跟蹤關注和幫助寶媽們。
孫木英每天會抽空解答媽媽們提出的問題,同時提醒注意事項,還錄制了一些專業的護理教學視頻發到群里,進行免費的咨詢和育嬰指導。
天氣變熱,會第一時間提醒預防寶寶濕疹,保持室溫舒適度,保持寶寶皮膚清潔干燥,衣服寬松柔軟舒服。天氣轉涼時,提醒大家注意防止寶寶受涼,預防流感。
在她親自操作的視頻里,有寶寶洗澡、撫觸、排氣操、肛門護理、被動操等寶寶護理和智力開發教程,干貨滿滿。
“心里放不下他們,這些孩子一出生就經歷了磨難。出生到一歲期間,抵抗系統還未發育完善,稍不注意就容易生病。”孫木英希望寶寶們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據了解,疫情期間服務站里安置的大多數都是高危孕產婦,寶寶里面也有很多是早產兒以及重癥轉診患兒,醫療護理工作責任大、風險高。
孫木英帶隊每天上門檢查健康狀況并做好查房記錄、進行護理以及對喂養、康復給予指導意見,同時開展治療以及必要時的就醫指導。
從3月3日到4月8日,她和同事累計服務滯漢婦幼孕嬰家庭46個,特殊人群93名,提供服務近600次。
對那些由父親或母親獨自帶來看病的孩子,孫木英則充當起了“護士媽媽”的角色。來自麻城的肖娥就是其中一位寶媽,春節期間,丈夫在麻城老家,作為村里的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她獨自帶著患有重癥肺炎剛滿月的兒子到武漢住院24天,出院后轉移到安置點。
住進來之后,希望給孩子剃個滿月頭,寓意健健康康不生病。孫木英聽說后,跑了十幾家母嬰店,才買來嬰兒剃發器,完成了媽媽的心愿。7月份,肖娥在麻城給孫木英發微信,說孩子有感冒癥狀,孫木英了解情況后及時給出了處理建議和就醫指導。
來自仙桃的陳果,當時懷孕33周,胎膜早破由當地醫院轉診到武漢,孩子早產住進溫箱,她也因剖腹產術后感染進了ICU。在服務站,他們一直受到格外細心的照顧。
從武漢回到仙桃的近半年時間里,陳果經常在群里互動。雖然是早產兒,但孩子長得很好,很少生病了,而陳果也從剛開始對孩子手足無措,成為了“育兒達人”。
1月23日至4月8日,孫木英一直沒回家,女兒自己在家復習備戰高考。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女兒也收獲了喜悅的果實,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學校和專業,這讓孫木英倍感欣慰,“這是孩子對我工作最大的支持。”